解读Apple Music 苹果最危险的产品

\

  在刚刚过去的WWDC 2015上,苹果针对旗下三大系统发布了新的版本,不过发布会过后业界的反响不一,有不少观点认为苹果正在逐渐丧失创新能力,新的iOS和OS X,虽然带来了许多实用功能,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竟是模仿竞争对手,如全新加入的分屏模式明显是效仿Windows 8的设计。除此外在一些新服务上苹果也不再具备领先意识,而是更保守的观望市场,苹果想要推出音乐服务由来已久,早在十几年前苹果曾凭借iTunes+iPod模式颠覆唱片业,现在新的流媒体技术流行起来,如Spotify这样的音乐流媒体厂商领先苹果推出了流媒体服务,苹果去年也斥资30亿美元收购Beats,看中的正是Beats的在线流媒体音乐服务资源。

  经过一年的筹备,Apple Music正式上线,苹果打造的这项全新的音乐服务集成了流媒体平台,电台以及音乐社交三项服务,用户以支付月费的方式订阅该项服务,如此看来音乐流媒体服务成了苹果设备的增值服务。

  在增值服务上,苹果创造过一些成功的案例,譬如iTunes,譬如App Store,如今App Store已经取得1000亿的下载量,并为开发人员创造营收300亿美元,可以说增值服务有着很大的市场,如同应用一样,音乐也是很多用户不可缺失的一部分,以前的iTunes时代,音乐还是以“零售”的方式创收,但正如当年乔布斯担心的那样,版权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并且不利于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,于是苹果在这个时候推出全新的音乐流媒体服务。

  在发布会上苹果也公布了Apple Music的付费方式,用户以9.9美元的价格(约合人民币62元)订阅该项服务,优惠政策包括针对家庭用户,可以15美元(约合人民币93元)的价格订阅服务。

  很多人对苹果最初的印象正是源于音乐服务,iPod一度是最流行的音乐播放器,但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苹果在音乐服务上也经历了一些失败,曾经的音乐艺人社交网络iTunes Ping很少被人熟知,哪怕是果粉,而事实上苹果也曾推出过电台服务iTunes Radio。这两项服务经过重新的包装融入了现在的Apple Music中,苹果是如此看重音乐服务,以至于在发布会上苹果甚至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推出Apple Music。

  苹果推出流媒体服务,似乎并没有引来业内的恐慌,虽然这次苹果在内容上下了很大功夫,与音乐人和DJ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,但毕竟是这一领域的新晋者,想要追上对手也需要一些时间。美国本土的音乐流媒体服务Spoitfy是Apple Music推出之前很多人的选择,看上去Apple Music并没有提供多少优于Spoitfy的服务,甚至在播放比特率上采用256kbps的Apple Music在音质上是不如Spoitfy的,这是很多用户的痛点,花费更多的钱,享受的却不是有优质的音乐。

  Apple Music目前仅针对美国本土用户推出,虽然苹果十分看重中国市场,但想要将这项服务带到中国难度也非常大,一来按照目前Apple Music的定价标准,中国的用户很难接受,二来中国有很多本土的免费音乐服务与之抗衡,如既有QQ音乐、网易云音乐这样有门户网站支撑的产品,也有虾米音乐这样独立的音乐应用,此外还有如落网这样专注在内容层面上的音乐期刊应用,最重要的是这些应用全部免费。第三是流量问题,同许多国家不同的是,中国的网络流量资费相对昂贵,大多数用户都舍不得使用流量听流媒体音乐,少了这部分支持,流媒体音乐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优势,所以如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这样比较大的平台,会选择与运营商合作,推出订阅免流量套餐。少了中国市场的支持,苹果想要实现快速营收同样变得很困难。

  如此看来,Apple Music想要立足已是举步维艰,更谈不上再次颠覆唱片业了。

  【本文为大公网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】

责任编辑:王义乔

热闻

  • 图片

大公出品

大公视觉

大公热度